作者:新聞中心來源:黨政事務部時間:2021-09-03 08:25:00
暑假期間,學校信息工程學院“e”米陽光暑期社會實踐隊走進甌海區麗岙街道黨群服務中心,開展了為期 15 天的社會實踐活動。實踐隊圍繞“一老一小”兩個群體,舉辦“童心向黨,奮進新時代”僑鄉留守兒童夏令營,以及“助力銀齡跨越數字鴻溝”活動,利用所學專業知識,發揮志愿服務精神,積極關愛僑眷留守兒童,幫助僑眷老人適應數字生活。
開設七彩體驗課堂 關愛僑眷留守兒童
甌海區麗岙街道是全國著名僑鄉,僑眷留守兒童較多。“e”米陽光實踐隊經過前期調研發現,與農村留守兒童相比,僑鄉留守兒童經濟條件都不錯,但普遍存在“親情缺失”問題。
為此,“e”米陽光實踐隊經過協調溝通,借用甌海區麗岙街道黨群服務中心這塊陣地,舉辦“童心向黨,奮進新時代”僑鄉留守兒童夏令營,豐富當地僑眷留守兒童暑期生活。活動期間,共有83名僑眷留守兒童參與夏令營各類拓展項目活動,包括手工、烹飪、禮儀、繪畫等。
這些僑眷留守兒童的父母常年在海外工作,一年內與父母聯系的次數屈指可數,顯得較為早熟與沉默。在實踐活動中,實踐隊員為了打開孩子們的心靈,嘗試與他們一起繪畫、做餅干等活動。漸漸地,孩子們開始打開心扉,接納實踐隊志愿者,實踐隊員也在照顧孩子情緒的前提下,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
在夏令營結束前夕的文藝匯報晚會上,孩子們與實踐隊員歡聚一堂,其樂融融。實踐隊員吳禹達深有感觸地說,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團隊通過一場場活動為孩子們傳遞了溫暖,希望學校和社會多多創造機會關心關愛這些孩子,在海外打拼的家長有空也要多跟孩子們通通電話,盡量找機會陪伴孩子成長。
助力跨越“數字鴻溝”幫助僑眷老人適應數字生活
“哎呀,支付寶里的健康碼怎么又打不開了,怎么又要重新登錄,我不知道該怎么辦?”70歲的金奶奶看著驗證界面一籌莫展,好幾天連菜市場都不敢進。
“我想打疫苗,但是現在需要網上預約,該怎么辦?”68歲的陳爺爺也面臨著數字問題,擔心不會操作手機從而白跑一趟。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廣泛應用,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智能移動終端重新定義了越來越多的生活場景。信息化教育和數字化服務,讓不少老年人深感無力和失落,甚至感覺自己已經被時代所拋棄。
為此,“e”米陽光暑期社會實踐隊為麗岙街道18名僑眷留守老人開設了“e”課堂,幫助老人們學會簡單的微信視頻聊天、拍照、掃碼乘車、出示健康碼、預約掛號、登記疫苗接種等操作。通過現場教學,這些僑眷留守老人很快就跨越了“數字鴻溝”。
不少老人紛紛表示,自己與子女、親人聚少離多,更別說學習手機使用了,現在很多新鮮事物都是以信息技術作為載體,有時實在感到力不從心、很無助。現在有了這群有愛心、有耐心的大學生,出門再也不擔心了,實在太方便了。
暑期,“e”米陽光暑期社會實踐隊還走進麗岙街道五社村養老照料中心,給老人們送上親手包的餃子,陪老人拉家常,幫老人梳頭,送去一份份清涼。今年正值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實踐隊還走進梓上村,聆聽老黨員講述革命故事,為他們送上節日禮物,銘記黨史,厚植愛黨愛國情懷,傳承紅色基因。
上一篇:
我校2021年秋季學期學生順利返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