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傳媒與設計藝術學院來源:傳媒與設計藝術學院時間:2021-11-30 08:55:00
2021年10-11月,傳媒與設計藝術學院視傳系與溫州山根音樂藝術村達成了產教融合的合作項目暨圖形創意墻繪實踐,于近日圓滿結項。
《圖形創意》是2020年度浙江省一流課程立項建設課程。該課程以激發學生設計興趣、培養學生創意思維與圖形表達技巧為主旨,為學生奠定視覺傳達設計學科的核心能力,是服務于視傳系大二學生的專業核心課。因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本身特定的強實踐性,《圖形創意》課程設計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突顯課程實踐為主,平時的課堂實踐是以漸進式的小課題展開訓練,能讓學生逐步掌握圖形創意的技巧,而走出課堂的項目式戶外實踐教學則更加注重學生在真實項目中強化吸收所學的課本知識。在本次溫州山根音樂藝術小村進行的圖形創意墻繪實踐項目正是基于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這一主旨開展的“實踐項目進課堂”。目的在于激發學生對課程的興趣度以及對課程知識的學以致用,并結合當地地域文化特色來服務于地方社會,從小處入手,體現“微設計”大關懷的人文主義精神。
本項目所涉及的學生為視傳系20視覺傳播與制作專業的五個班級,約150余人。在視傳系主任陳賢望副教授和《圖形創意》課程組組長柯思昱副教授的帶領下,視傳教研室林美婷博士組織五位授課老師帶領學生對山根音樂藝術小鎮展開了實地調研并積極與企業方溝通,為順利開展實踐項目做充分準備。參與本次課程項目任教的還有王偉策、吳雅琪、黃梁鵬等老師。為了進一步深入了解了對溫州的本土文化,反映出地域特色文化與環境特征,課程組決定采用“甌江”造型來貫穿50多平米不同藝術造型的墻繪圖形,同時也根據小村的鄉村特點以及企業需求,選取了象征溫州人勤勞勇敢、抱團精神的“螞蟻”作為主視覺,列出了六個關注點,分別為:溫州、茶山、音樂、小鎮、人與自然、博愛,供學生在“螞蟻”圖形的基礎上豐富主題內容與畫面表現。在墻繪實踐之前,各班的授課老師帶領學生做了充分的準備,先后經歷小組任務分配、現場勘探及測量、調研與分析、頭腦風暴——思維導圖的繪制、草圖繪制及螞蟻主圖形的確定、計算機輔助設計上色評估等環節,在最終確定方案之后,在墻上逐步展開圖形制作。
對于大二的專科學生來說,此次產教融合實踐項目是他們在大學期間參加的第一個針對專業訓練的大型戶外社會實踐活動。從最初的頭腦風暴開始到戶外墻繪到完成,經歷了許多小困難,考慮到繪制材料的預算、隊員的配合以及天氣因素,而每一個解決問題的環節都在推動學生不斷積極探索,挖掘自己專業潛力和動手實操能力。學生在課程實踐中不僅習得了從創意思維到圖形設計技巧的學科知識,也在最終效果驚艷呈現之時、獲得學校、老師及社會的認可,樹立了專業興趣與自信,并為接下來的專業設計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老師們的努力指導下,圖形創意墻繪項目實踐最終呈現了出色的效果,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觀賞,獲得了較好的社會反響。本次產教融合的實踐項目成果也充分地展示了傳媒與藝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圖形創意》一流課程建設的優良教學能力以及學生高質量的實踐能力與未來的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