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學生事務部來源:學生事務部時間:2021-12-29 08:45:00
12月23日,嘉興日報——嘉興在線刊發了一篇題為《用心助力共富,用筆贊美鄉村,在這片美麗土地上烙印下奮斗印記》的報道,大篇幅講述了溫州商學院2020屆國際經濟與貿易畢業生高晨晨放棄城市生活,離開了舒適圈,回到家鄉助力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故事。
高晨晨,1997年出生于嘉興海寧市長安鎮天明村,2020年9月通過招聘成為天明村的后備干部,并毛遂自薦為村里的專職網格員。
文章說,一年多的農村工作實踐,使高晨晨磨練了意志,提升了技能,開拓了眼界,使他從一名局限于高校象牙塔之內的普通大學生,成長為一名有覺悟、有思想、有文化、有擔當的新時代年輕村干部。
學生干部歷練,讓他在助力鄉村共富中大顯身手
大學期間,高晨晨曾擔任溫商院學生通訊社記者部副部長,采寫過不少校園新聞,這段經歷學到的知識,讓他在工作崗位上大顯身手。
天明村,海寧市花卉產業發源地,海寧市花卉產業農合聯也落戶于此。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對天明村花卉產業造成巨大沖擊。為了幫助花農售賣滯銷的鮮切花,高晨晨利用新媒體手段,引導花農開展直播帶貨,幫助花農拍攝帶貨短視頻17條,累計帶貨效益達10萬余元,為花卉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在他的指導幫助下,2021年村里從事直播帶貨的主播達137人,花卉企業數達27家,花農畝均收益從最初15600元增長至22500余元,村民年人均增收3000多元。
為進一步助推天明村花卉產業轉型發展,高晨晨立足基層視角,挖掘鄉土文化,積極對接各類媒體平臺,采寫了天明村美麗鄉村建設、鄉風文明、人居環境等數十篇沾著泥土芬芳的稿件,其中省級以上媒體刊發8篇、市級4篇,有力提高了區域花卉品牌的知名度和競爭力。
在溫商院讀書期間,高晨晨還積極參與校內外各種志愿服務活動,曾參加全國大學生“挑戰杯”創業賽、“互聯網+”創業比賽,并獲全省銀獎。這些經歷同樣對他幫助很大。
為進一步夯實助農成效,高晨晨積極投身助農志愿服務活動,先后加入天明村“花農幫”助農服務隊、“有氧青年”志愿隊、“花粉傳播團”等村屬公益團隊,下田間,入花圃,了解花農所需,解決花農所難,迅速將角色切換為村班子的好助手、老百姓的貼心人。
生涯教育,讓他找到了擅長且喜歡的工作
“你老家在哪里?”這是大學生見面常聊的一個話題。
在溫州求學期間,高晨晨和身邊同學談起家鄉嘉興,大家都會說“就是那個粽子特別好吃的地方啊!”而對于海寧則是聞之甚少。
雖然欣慰于家鄉的特產能被人知曉,但僅僅以這樣的方式被人記住,高晨晨卻高興不起來,當時他就想著將來要讓更多的人了解家鄉。
“在溫州商學院上學期間對我最大的影響,就是讓我明確了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讓我找到了真正擅長且喜歡的工作。”高晨晨說,他要感謝學校和老師開展的新生生涯教育,讓自己一開始就找到了人生的奮斗目標,能夠利用所學知識為家鄉發展貢獻一份青春力量。
工作初期,由于性格偏于內向、急躁,且缺乏農村工作經驗和群眾基礎,高晨晨常常會在一些細節方面出現紕漏,無法將工作做細做實。為此,他將“戒驕戒躁,沉穩修心”定為座右銘,制定詳細的入戶走訪計劃,用腳步丈量全村土地,用真誠叩開百姓家門,耐心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將簡單之事做好,將困難之事做成。
截至目前,高晨晨累計走訪農戶168戶,收集群眾需求24條,解決問題15件,服務群眾近200余人。在與村民的不斷交流接觸中,他也逐漸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責任和使命。
“我既然選擇了農村工作,就不能怕吃苦,要真心實意地為村里謀發展,為鄉親謀福祉,一起走上共同富裕路,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烙下自己的奮斗印記!”面對記者采訪,高晨晨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