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來源:金融貿易學院時間:2024-01-05 13:52:13
編者按:當前我校已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為激勵廣大教師弘揚“崇德守規 實干爭先”評建精神,錨定申碩目標,以科研促進教學,打造“商科教育高地”,今起推出《師生范兒》科研達人系列報道,敬請垂注。
【人物名片】
劉昊,經濟學博士,溫州商學院教授,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特聘研究員,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學者,浙江省高校領軍人才培養計劃青年優秀人才,溫州市高層次青年拔尖人才。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財政金融、產業經濟與人口發展問題。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2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課題1項,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浙江省哲學社會規劃等縱向項目5項。以獨立或第一作者在《財政研究》《財經研究》《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等CSSCI、SSCI來源期刊發表論文20余篇,學術成果獲《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復印報刊等重要刊物全文轉載。
1月3日,我校召開科研工作大會,劉昊結束在外地的調研趕回學校參加會議。在返回的動車上,他接受《師生范兒》專欄采訪,謙虛地表示自己資質尚淺、雖有積累但不厚重,就以第一人稱簡單勾畫科研經歷及感悟。
2018年8月,我來到溫州商學院工作,在此結識了眾多師者、長者和友者。初來乍到,有幸結識了金融貿易學院陳工教授,他向我提供了巨大的幫助和精神支持。在他的關心和指導下,我順利延續了攻讀博士學位以來關于地方政府債務的學術研究,實現了職業生涯的成功轉型,他正直高尚的人格使我深受熏染。賴小瓊教授在工作和生活中給予我特別關懷,她的教誨讓我如沐春風、長放眼量。
在校工作期間,我與校長、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教授有過數次印象深刻的思想碰撞,從而堅定選擇了財政金融管理研究領域。學校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條件和氛圍,讓我能夠潛心治學、扎實研究,特別是校黨委書記周湘浙的諄諄教誨和悉心栽培,讓我心懷感恩、不斷進步。此外,我還得到了眾多領導和老師們的幫助與支持,恕不能一一述及。
在校工作五年來,我在項目申報和論文發表方面,每年都有小小的收獲,一直保持每年發表3至5篇論文的研究習慣。2019年9月,依托博士論文主要內容和觀點在核心刊物發表,以及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全文轉載的基礎上,我有幸獲得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立項。同年12月,獲評溫州市高層次人才支持計劃“人文社科青年拔尖人才”,是在溫高校2名入選者之一。
2022年9月,我再次獲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年度項目立項;2023年9月,在校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入選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學者行動計劃”。這些科研成果及榮譽的獲得,除了依托學校的科研平臺,還有部分得益于之前在金融機構工作五年所具備的豐富和扎實的實務經驗,以及熟稔企業投融資、內部控制和各類金融工具。
若要歸納學術研究的心得體會,我想可以用“努力和正確的努力”來概括。《警世賢文·勤奮篇》有言: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工作和學習中取得任何成績的背后,必然是勤奮的汗水澆灌而來。我覺得自己可能是金融貿易學院五年來在辦公室待得最久、每日待到最晚的老師。
其次,搞科研需要“正確的努力”。錢鐘書先生曾說過一句話:越是聰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下笨功夫即我所謂正確的努力,學術研究來不得半點浮躁和心存僥幸。投機取巧或許有一時小利,但惟有潛心治學、扎實研究、甘坐冷板凳,方能跬步千里,行穩致遠。
新年新氣象,學校新年“第一會”全面部署了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的科研工作。我深信,只要常懷感恩之心,踏實努力,在溫州商學院這個大平臺上,每個人都會找準新賽道,錨定申碩目標,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實現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讓我們一起莫問前程幾許,只顧風雨兼程吧!
(金融貿易學院2024年1月5日)
上一篇:
學先進爭先進|“先進班級”評選結果出爐下一篇:
以球會友|我校成立校友足球俱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