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來源:國際事務部 信息工程學院時間:2025-04-18 10:15:00
4月16日晚,在外籍教師的熱切期盼中,我?!巴饨虧h語班”在南校區文博書院正式開班,精心打造特色語言課堂,助力外籍教師深度融入中國語境,開啟跨文化交流新體驗。
首期“外教漢語班”吸引了來自多個國家的外教,形成一個融合多元背景的“世界課堂”。主講教師是精通多國語言且持有國際教師資格證的輔導員蔣夢婕老師,來自我校信息工程學院。中外教育者以漢語為橋梁,共同參與這場充滿活力的“跨文化圓桌派”。
課堂上,外教們通過了解中國特色文化、認識傳統美食等內容,切身感受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笆澄锸俏幕闹匾d體,每一道美食都蘊含著中國人獨特的生活哲學?!笔Y夢婕老師不時用中英文交替講解,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更讓外教們對漢語詞匯音義結合的特點有了直觀的認識。外教們也紛紛分享起自己國家的特色美食等文化。
在語言教學環節,蔣夢婕老師圍繞拼音展開核心教學,結合語音學理論與融合教學理念,系統講解漢語發音規則。她告訴外教,拼音是打開漢語學習大門的鑰匙,只有掌握好聲母、韻母和聲調之間的協調配合,才能實現精準發音。通過有趣的互動游戲,外教們認真練習了“a-o-e”等簡單拼音以及部分聲母、韻母的基礎發音。
識字認字環節中,蔣夢婕老師以甲骨文、象形字為依托,生動詮釋了漢字從遠古符號演變為文明基因的發展脈絡。外教們不禁驚嘆:“Wow, I can understand this!”(哇,我能理解這個)。
課堂互動環節更是笑聲不斷,外教們熱情高漲,通過“自我介紹”“常見禮貌用語”等情景對話模擬,將所學拼音轉化為實用的表達。外教 Manuel Jesús Azabal 感慨:“在溫州商學院,我不僅學會了部分中文的精準發音,更深入理解了漢語背后蘊含的文化精神?!?/span>
據悉,“外教漢語班”由國際事務部主辦、信息工程學院承辦,本學期將持續開展8期,每周三晚18:30 準時開課?!敖掏饨陶f中文”,旨在通過反向國際化,讓外教在雙重文化身份中,更深刻地理解中國課堂的底層邏輯,進而提升其在本國語言教學中文化傳遞的效能。
近年來,我校全面推進國際化辦學進程,至今已與100多所海外院校建立項目合作,3000多名學生前往世界名校深造。同時,引進一大批外教,開展“在地國際化”教育。
(國際事務部 信息工程學院 2025年4月16日)
下一篇:
我校召開數字校園建設工作推進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