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新聞中心來源:時間:2022-08-31 15:14:24
各學院、各部門:
為進一步規范校園標識,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增強廣大師生員工愛校榮校意識,上學期學校啟動樓宇命名征集活動,得到師生積極響應。經初選、評審、公示等環節,現決定正式啟用新名(原名暫時同步使用一段時間),請全體師生員工正確規范使用各樓宇及道路名稱。
序號 | 校區 | 原名稱 | 新名稱 | 名稱釋義 |
1 | 北校區 | 1號樓 | 博愛樓 | 博愛乃仁者之愛,出自唐代詩人韓愈“博愛之謂仁”。此樓是學校行政中心、育人核心場所,取此名契合我校育人核心理念,又與一樓愛心教育館相呼應。 |
2 | 北校區 | 2號樓 | 經世樓 | 遠承先秦諸子“備物致用”的為學之道,近合永嘉學派“經世致用、義利并舉”的事功思想,寓意學校“傳承經世之道”。 |
3 | 北校區 | 3號樓 | 致用樓 | “經世致用”是永嘉學派核心思想,既與2號樓的新樓名呼應,又體現信息工程學院和雅思考點的樓宇實用功能。 |
4 | 北校區 | 4號樓 | 思創樓 | 此樓是我校“創業孵化園”所在地。“思”通“實”,寓意師生在此思考、實踐,不斷打造創業教育“溫商院樣板”。 |
5 | 北校區 | 5號樓 | 思賢樓 | 出自孔子《論語·里仁》云“見賢思齊”。原專家樓之意,群賢畢至。 |
6 | 北校區 | 8號樓 | 思源樓 | 學校前身教學樓,寓意辦學發源之處、事業起步之地。 |
7 | 南校區 | 7號教師公寓 | 習德樓 | 葉適認為成圣的途徑是“習學成德”,即在現實的經驗生活中致道成德,成就圣功。教師最為重要的是師德,此名意在提醒教師勿忘修身,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
8 | 南校區 | 8號教師公寓 | 立德樓 | 取自《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寓意教師應該成為立德樹人的表率。 |
9 | 南校區 | 綜合樓 | 博雅樓 | 出自《后漢書·杜林傳》“博雅多通,稱為任職相”,意為學識淵博,品行端正,豐麗博敞。此樓承載藝術學、文學和經濟學三大學科教學功能,涉及面廣博又含“雅”韻,故名“博雅”。 |
10 | 南校區 | 國際樓 | 博聞樓 | 出自《漢書·東方朔傳》“自以智能海內無雙,則可謂博聞辯智矣”,寓意我校國際化教育“中西會通”,又與博雅樓隔河呼應。 |
11 | 南校區 | 1號路 | 玉尺路 | 此路自體育館抵達德涵書院,平直如尺。溫州近代名士孫鏘鳴(孫衣言之弟、孫詒讓之叔)曾執教于玉尺書院。 |
12 | 南校區 | 2號路 | 玉海路 | 此路自德涵宿舍樓1,通往超豪宿舍樓2。取自玉海樓,該樓系江南著名藏書樓,由孫衣言、孫詒讓父子建于瑞安。 |
13 | 南校區 | 3號路 | 詒善路 | 此路位于體育館西側一條弧形道路。取自詒善祠塾,由孫衣言、孫詒讓父子所建,系永嘉學派重要書籍《永嘉叢書》匯刻之地。 |
14 | 南校區 | 4號路 | 約禮路 | 此路位于圖書館至葉適塑像之間。取自《論語·雍也》“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
15 | 北校區 | 1號樓報告廳 | 博愛廳 | 位于“博愛樓”一樓,與樓名及“愛心教育館”相對應。 |
16 | 南校區 | 綜合樓報告廳 | 博雅廳 | 位于“博雅樓”一樓,與樓名相對應。 |
17 | 南校區 | 國際樓報告廳 | 博聞廳 | 位于“博聞樓”一樓,與樓名相對應。 |
行政事務部 黨群工作部
2022年8月31日
下一篇:
關于2022年度擬增設本科專業的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