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永雙/文來源:黨政事務部時間:2021-07-13 17:28:33
今年夏天,電視劇《溫州三家人》在央視黃金頻道滾動熱播,劇中頻頻出現的“溫商夢工廠”“溫商·眾創空間”“創業孵化園”“創業一條街”等鏡頭,皆取景自溫州商學院。不少觀眾好奇,《溫州三家人》為什么“偏愛”這所學校?
溫州商學院是浙南地區唯一以商科為主的一所本科院校,處在民營經濟發達、創業氛圍活躍、商業文化濃郁的溫州,半數以上的在校學生來自經商家庭,不少父母希望孩子繼承產業成為“創二代”。《溫州三家人》主創者稱,該校傳承溫商精神、培養創業人才的辦學理念與實踐,與該劇所倡導的新時代溫州商人的精神追求和價值取向高度契合。
據了解,該校自1999年建校以來,培養了一批又一批敢闖會闖的新商科人才,初步打造出“創業教育溫商院樣板”,被稱為新時代大學生的“創業夢想萌發地、創業精神傳承地和創業實戰演練地”。
喚醒商覺,創業夢想的“萌發地”
孔令駿,溫州商學院2012級工商企業管理畢業生,一位典型的溫州“創二代”。現任那行智造總裁、溫州祥龍有機制品有限公司總裁。
在校期間,孔令駿接觸到學校開設的《創業基礎》課程,萌發了放棄繼承家族企業而自立門戶的念頭,開始規劃創業方向,并在老師的鼓勵下做一些簡單的嘗試。2012年畢業那年,他開始獨立創業,逐漸打拼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孔令駿與《溫州三家人》男主角葉子凡的創業經歷非常相似。他的蛻變成長之路,在溫州商學院并非孤例。最近6年,學生常年在學校“創業孵化園”經營的公司達40多家。
喚醒商業嗅覺、激發創業激情、培育創業人才,這是溫州商學院一個鮮明的辦學特色。自2016年從獨立學院轉設為民辦本科高校以來,該校進一步探索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融合,形成了“辦創業型大學、培養創業人才、培育創業特色”的辦學理念和發展方向。目前,學校45%本科專業屬于商科類(管理學、經濟學),畢業生的主要去向也與商業相關。
近年來,溫州商學院應屆畢業生創業率高達7%,畢業3年后仍在創業的達5.8%。領先于同類高校的創業數據、口碑相傳的生動創業案例,再加上溫州自帶流量的“網紅”特質,每年省內外都有不少家長和學生把該校作為首選之地。
今年剛畢業的溫州商學院2017級學生高強,當年從江蘇南京報考溫州商學院,初衷就是要跟著溫州商人學經商。在校期間,他經歷了三次創業,第三次創業不僅獲得200萬元天使投資,還得到了溫州市長的點贊。
高強告訴記者,他是看了《溫州一家人》電視劇,開始對溫商精神有了一個概念,然后在高考之后,第一想法就是選擇來溫州讀大學。今年夏天,《溫州三家人》在央視8套和1套先后熱播,引發社會各界熱議,他憨笑著預測,“相信今年會有更多考生和我有著一樣的選擇。”
把溫州商學院作為首選的還有河南考生董云龍,當年也是因為聽了溫州商人的故事,萌發了創業夢想。作為2018級本碩連讀學生,他從大一開始就開始嘗試教育項目創業。目前,他已加盟校企合作的一個創業項目,希望借此機會能拿到學校25萬元的全額留學獎學金。
想盡辦法培養學生的就業能力,讓學生成為“職場中的新先鋒”;想盡辦法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讓學生成為“會做生意”的新商人——這是溫州商學院的辦學初心與使命。由此,學校也成為越來越多省內外學子的創業夢想萌發地。
學悟商道,創業精神的“傳承地”
有人說,現在是大學生創業最好的時代,因為現在有不少成功的大學生創業案例。
但是,業內專家提醒,高校創業教育并不是創業“速成班”,更不能使之“功利化”。畢竟,創業成功的案例還是少數,創業教育重在讓大部分學生從中感受到創業艱辛,從而珍惜當下學習機會,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名利觀,傳承創業創新精神,以迎接未來的就業與生活挑戰。
溫州商學院的做法是:學會做生意,先學會做人。從大一開始就面向全體學生,將獨特的溫商精神根植于學生的成長基因,提升現代商業素養,克服拜金主義和唯利是圖傾向。
“一片繁華海上頭,從來喚作小杭州”。溫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以南宋葉適為代表的中國重商經濟學派,由這里發源。其倡導的“義利并舉、農商并重、經世致用”事功思想,造就了溫州人強烈的致富欲望和創業精神,以及不斷追求、善于學習、力爭一流的人文特色,并付諸于改革實踐,讓溫州成為當代中國市場經濟的策源地和民營經濟的發祥地。
依托獨特的商業文化底蘊和眾多革新創舉,溫州商學院傾力打造了《溫商精神導論》《創業基礎》《V創經營決策實訓》等3門校本通識必修課程,引導全體學生從中學悟“商道”。
《溫商精神導論》重點闡述由商脈與文脈交織形成的溫商精神,向學生傳遞“敢為天下先、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創業”的新時代溫州人精神。《創業基礎》從工商管理專業課“中小企業創業事務”發展而來,集合了大量的創業實務開展案例教學。《V創經營決策實訓》則依托全國首批大學生創業仿真平臺之一“溫商夢工廠”,開展從1到N的模擬仿真創業實踐教學。目前,這三門課程均已建設成為浙江省一流課程,每一門課程都正式出版了教材,并成為其他高校創業教育的選用教材。
學校還充分利用溫州企業家資源,常年開設“企業家大講堂”,邀請“8090”溫州知名企業家進校園,聆聽他們的創業心得體會;帶領創業學子前往森馬、奧康、正泰、華峰、國家大學科技園等企業參觀學習,近距離感受溫州知名企業家的創業歷程。暑期社會實踐期間,組織大學生調研團采訪創業校友以及企業家,將大量的創業故事匯編成冊,作為學校創業教育的輔助讀本,讓更多的師生了解人性、了解社會、了解商業本質。
打造創業精神的“傳承地”,既有縱向層面,也有橫向層面。近年來,該校不定期開展校友會或舉辦校友專場招聘會,邀請創業成功的校友帶著項目回歸母校,為學弟學妹提供“試錯”的機會,分享創業過程中“痛”的領悟,以年輕人更容易聽得懂的方式傳承創業精神。
杭州文啟森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任文東回憶,當年他在大學城的小吃街租了一間店鋪賣便當,通過與每個寢室樓的樓長建立好聯系,成功將便當推廣到男生寢室,最多一天能賣出500份。從那時開始,他與餐飲行業結下了不解之緣,提早感受到了商業的基本邏輯——做生意就是做人,做一個能交付結果的人。這些都是從大學積累起來的。
試水商海,創業實戰的“演練地”
谷偉斌和邵淑純這對90后情侶,在溫州商學院是新晉的創業“網紅”。
谷偉斌是該校2007級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邵淑純是2012級學生。大學四年,他們的課余時間不是做兼職就是在創業,最后因為有共同的創業理想而走到了一起。2015年8月,他們在溫州創辦了靠譜炸雞”店,受邀赴北京參加《創客中國》欄目,獲得紅杉資本2000萬元意向投資。如今,這家小店已擴張到100多家、年銷售額達2000多萬元。
類似的創業故事,在溫州商學院屢見不鮮。他們在涉足社會之前,早已在校園歷經各種實戰“演練”。拿谷偉斌的話來說,就是“平臺比較多,鍛煉的機會比較多。”
近年來,溫州商學院構建了“三維聯動、五級進階”的創業型人才培養體系。“三維聯動”是以“課程是基礎,平臺為支撐,政策作保障”,保障創業人才培養落地落實;“五級進階”是指喚醒意識、學習創業、提升能力、模擬實踐、實戰經營等五級階段式人才培養路徑。其中,最富特色的是搭建各類創業活動實踐平臺,把一個不知道如何創業的學生,通過理論結合實踐,反復磨礪,最終讓其步入社會后成為一個敢闖會創的創業者。
目前,溫州商學院建有“創業精英協會”“溫商·眾創空間”“創意營銷大賽”等平臺。學生可申請參加各級各類創業大賽訓練,學習網絡直播等新型營銷模式。學校還開辟“創業一條街”,供創業特色班學生開展小型實戰經營。當初,谷偉斌在溫州市區盤下面積僅8平方米的小店、投資10萬元起家,這種輕投資的餐飲運作模式就來自于“創業一條街”。
去年12月,溫州商學院主辦第八屆大學生創意營銷大賽,吸引289個團隊、47名個人、近2000名參賽人員,溫州大學、溫州大學甌江學院、溫州醫科大學、溫州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學生。這是歷屆創意營銷大賽參賽人數最多、參與面最廣、營銷業績最為突出的大賽。短短3個月時間,累計銷售額突破1000萬元。而在全國范圍內,由校級主辦的大學生創意營銷賽,營銷業績能突破百萬元已屬不易。
選手們通過這個實戰演練平臺,在高度仿真的市場環境上受到了一次商海“洗禮”。很多校友也對此念念不忘,稱這是“當年夢開始的地方”。
相關鏈接:??????SY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