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趙秋玥/文來源:傳媒與設計藝術學院時間:2021-09-24 08:25:00
短視頻的興起,在拓展知識邊界的同時,也讓“知識普惠”的愿景逐漸接近。9月14日,由中山大學互聯網與治理研究中心舉辦的“短視頻+直播賦能知識普惠”研討會舉辦。
會上,溫州商學院傳媒與設計藝術學院教授閆歡結合短視頻媒介素養教育普惠背景,基于不確定性傳播情境的形成、短視頻傳播的基本特征,對媒介素養教育的新路徑進行展望。
閆歡認為,考慮到不同媒介時代變遷以及當下傳播情境變化,我們對媒介素養核心內涵的思考有待深入。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信息傳播增量增速,出現前所未有的傳播實踐形態,因此,學術界提出"不確定性在場"的概念,這不單是傳播的表征之一,也成為人們日常生產中的實踐場域和傳播情境特征,為媒介素養的新內涵帶來新思考。
基于這樣的不確定性情境,閆歡認為,知識短視頻傳播在情感啟動下增強用戶認知體驗和心理真實,加之趣味性強、直觀易懂、省時省力、易得性高的粘性連接屬性,能夠給媒介素養主體帶來深度沉浸感知。
關于媒介素養核心內涵的轉向,閆歡提出,要將批判性媒介素養轉向建設性媒介素養。“當媒介素養的主體能夠在不同情境和場景下高效、快捷地獲取有質量的信息,并且做出建設性的倫理分析與公共評估,才是與當下傳播實踐特征相適應的媒介素養的核心內涵。”閆歡說。
針對知識普惠下媒介素養教育的新路徑,閆歡認為,首先要重視對建設性媒介素養理論的研究;第二,提升知識短視頻主的建設性媒介素養水平;第三,強化學校教育對學生建設性媒介素養的培養;第四,利用短視頻本身進行建設性媒介素養教育。
據悉,2019年3?21?,字節跳動聯合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科普部、中國科學報社、中國科技館,發起了名為“DOU 知計劃”的短視頻知識普惠?動。號召有知識內容創作能?的機構和個?,基于抖?創作、發布知識短視頻,通過短視頻這種?眾更易接受和參與的?式,促進知識的傳播、交流和學習。在“DOU 知計劃”推動下,截?2020年7?31?,抖?粉絲過萬的知識創作者達 13 萬名,他們發布的知識視頻播放量累計超過 3.6 萬億次。
相關鏈接:??????s.cn/tech/20210922/a8b572310391494986c89688777e1ff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