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麗峰 李庭/文來源:溫州晚報時間:2021-12-30 14:02:33
“300多萬元!最近我們拿下了一個政府采購大單,改造維修溫州體育中心的污水管網,為溫州明年承辦亞運賽事助力。大家一定要干好!”昨日,在泰順縣三魁鎮溫州騰利建設有限公司內,總經理李雅拍拍施工班組長的肩,大聲說道。
這家扎根于浙南山城的中小企業,成立于2018年,主營土建工程類業務,污水管網施工是強項。這次能拿下大項目,李雅說,除自身實力外,還得益于我市在政府采購領域給中小企業“留單子”。
溫州是全國民營經濟發源地,我市的發展史就是一部民營經濟創新史,“續寫創新史”是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針對中小企業競爭力弱、受眾面小、信息不對稱等競標劣勢,我市財政部門出臺了系列創新舉措,督促采購人按規定在政府采購項目中預留中小企業份額。
還有一層“窗戶紙”必須捅破,那就是破解以入圍方式設置政府采購供應商備選庫、名錄庫和資格庫的問題。市財政局政府采購監管處負責人表示:“這‘三庫’像一個‘小圈子’,庫內企業在參與政府采購時有便利條件,但對庫外企業來說,‘小圈子’就成了難以打破的‘壁壘’。只有將其徹底破除,才能進一步優化政府采購親清政商關系,讓更多企業參與到公平競爭中來,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
截至昨天,全市共清理違規“三庫”23個,參與政府采購的注冊企業數量從去年的10279家增長到了今年的14987 家,增長了46%,其中中小企業占比高達96.88%。此次,“騰利建設”的中標項目,正是政府采購“破圈”后專供中小企業的預留份額。
李雅說:“以前我們也參與過政府采購項目的競標,但成功率不高,不過我們一直在努力,甚至把能否中標政府采購項目作為檢驗企業能力的一塊‘試金石’。這次我們脫穎而出,有機會參建到亞運會的大項目中來,給企業今后發展增添了不少信心和底氣。”
創新改革帶動了溫州親清政商關系持續向好,日前我市成為全省唯一榮獲中國政府采購獎優化營商環境卓越獎的地級市。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今年全市市場主體總量突破123萬戶,新設市場主體23.9萬戶,平均每個工作日新設960戶。
中國會計學會專業委員會委員、溫州商學院教授孫玉甫認為,溫州刀刃向內清除市場壁壘,有利于構建一視同行、公平競爭的市場格局,靶向施策,預留采購份額,給中小企業更多的機會和空間,這體現了溫州堅定推進改革,敢于突破利益藩籬、觸碰行業“痛點”的決心和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