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平宇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時間:2024-04-12 11:42:24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我國民營經濟具有“56789”的特征,應加力支持民營科技企業發展壯大,加快驅動科技創新、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
首先,建立更加完善的激勵政策體系。增強產業、科技、財政等政策取向一致性,增強支持民營企業創新發展的政策穩定性,在市場準入、要素獲取等方面破除民營科技企業面臨的壁壘。加強對民營企業研發的政策支持,前端,加大對企業智能化改造等研發投入的補助力度;后端,綜合運用政府采購、稅費優惠等手段,幫助民營企業降低科技成果應用的市場規模門檻。統籌優化人才政策,加大民營企業創新創業領軍人才、高技能人才等評定和購房、子女教育等優享力度。
其次,建立更加全面的要素保障體系。通過土地、資本、能源、人才等要素資源市場化、一體化配置,將優質資源向民營科技企業聚集。圍繞科學研究、成果轉化、產業融合全過程構建資源保障體系,為不同賽道的民營科技企業提供精準要素支持。加快建設數字化公共服務平臺,為民營科技企業提供技術、研發、咨詢等服務,提升民營中小微企業研發與創新能力。建立可量化評估的民營科技企業發展及科技創新評價標準,健全科學高效、公開公平的要素配給機制。
再次,建立更加有效的梯度培育體系。支持民營龍頭科技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布局一批新型共性技術平臺,推動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和基礎創新轉化。圍繞龍頭企業產業鏈培育民營中小微科技企業,打造“參天大樹”與“灌木叢”共生的產業生態集群。支持民營科技企業與高等院校、職業院校加強教學、實習、產學研一體化等方面合作,擴大高水平創新型人才、高素養勞動者隊伍供給。積極支持科技咨詢、技術轉移、創業孵化、知識產權等專業科技服務中介機構發展,優化民營科技企業發展生態。
最后,建立更加多元的金融服務體系。建立完善民營科技企業信用評級機制,加快融資征信平臺建設。實施科技信貸差異化監管,鼓勵創新民營科技企業信用評價、風險防控、業務運營等體系,提高不良貸款容忍度。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開辟民營科技企業股債發行、并購重組綠色通道,構建不同交易市場間轉板機制,引導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等投向種子期、初創期企業,拓寬投資多元化退出通道。完善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發揮政府投資基金作用,撬動信貸資金、社會資本支持民營科技企業。
(作者系溫州商學院工商管理系教授、溫州市“兩個健康”研究院院長)
(中國銀行保險報 2024年4月12日)
上一篇:
中華文化講師團來校宣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