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通訊員 胡金林 黃玉葉來源:人民網時間:2024-06-18 08:50:31
前年6月,溫州商學院傳媒與設計藝術學院教師王驥被派駐溫州市文成縣平和鄉東方村任第一書記。駐村工作期間,王驥積極整合身邊資源,發揮高校人才和專業優勢,帶頭盤活鄉村閑置老屋,引進民宿,開發研學基地,深度推進以茶產業為基礎、以旅游產業為媒介的茶旅融合發展道路,把村莊變成景區,打造出家門口的“詩和遠方”,助力當地實現高質量發展。
堅持組織引領,筑牢鄉村全面振興“橋頭堡”。派駐以來,王驥從加強村級干部隊伍管理、規范村級組織運行機制、優化農村黨員隊伍等方面著手,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及主題黨日活動制度,協助村“兩委”豐富黨員活動,推動黨建聯盟發展,增強黨組織凝聚力;結合平和鄉非遺特色,通過“聽學做”的學習模式,在學習、傳承傳統文化的同時,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讓黨的二十大精神在群眾中落地生根。王驥主動對接溫州商學院黨委深化駐村幫扶工作。學校黨委委員、校長助理胡江帶隊,黨員教師領銜,成立了教授博士團,助力平和鄉茶旅融合發展。王驥還促成傳媒與設計藝術學院與平和鄉簽約建設實習實踐教學基地,讓學生課堂活起來的同時,也為當地鄉村全面振興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方案;開展畢業設計“真題真做”,將平和鄉的茶元素融入2023畢業設計主題,提供了一批高質量的設計方案。
堅持產業發展,激發共同富裕新動能。派駐以來,王驥帶領鄉親們變茶山為“金山”,做好“一片葉子”的文章,講好平和鄉“共富茶”的故事。他組織團隊挖掘平和鄉茶文化發展史,編寫平和鄉茶文化故事,拍攝平和鄉茶文化宣傳片,用新媒體的手段展現平和鄉茶文化的魅力。開展茶旅融合系列規劃,助力平和鄉成功創建浙江省4A級景區鄉、溫州市級研學基地。結合東方村中國傳統古村落的招牌,發揮平和鄉“文成茶鄉”及九龍山“中國最美三十座茶園之一”的優勢,策劃推出“逛古村、賞茶藝”研學路線,打造茶文旅融合新產業新業態。利用高校人才和專業優勢,助力茶園會客廳的設計和落地,項目現已開始運營。連續兩年組織大學生到平和鄉開展直播帶貨。引進浙江域城文旅發展有限公司投資2000萬元,打造梅垟下民宿村及平和鄉茶文化研學路線。積極對接資源,促進文成縣資金回流,積極聯系在異地的文成縣企業家投資家鄉、助力家鄉發展。
堅持按需解難,探索為民服務新模式。派駐以來,王驥扎實為民辦實事,開展以“美化村居環境、共建和美鄉村”為主題的村居環境改造提升專項計劃。他帶領黨員干部、村民清理亂點279處,拆除亂搭亂建32處,爭取項目資金100萬元,用于東方村整村140盞太陽能路燈更換及村口擋墻施工,提升村居環境,點亮鄉親們的“回家路”。利用幫扶資金10萬元打了兩口水井,解決村民“抱著水缸沒水喝”的問題。做好“送醫上門”守護群眾健康,牽頭聯系醫院、衛生院定期開展為留守老人和殘疾人量血壓、測血糖等日常檢查,并讓醫生針對病情作出專業性診斷。發動“鄉賢”徐微微成立徐微微愛心理發室,以服務老人為導向,設立流動服務點,定期開展愛心理發活動,為6個村子的老年人送去了方便和溫暖。聯系愛心組織、結對單位,幫扶困難學生32人,長期結對資助特困學生2人。爭取縣民政資金120萬元,提升改造原東方村梅垟下老年食堂,打造“平和鄉東方村梅垟下養老驛站暨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為村里60余位老人提供堂食、送餐和洗衣服務。組建學生社會實踐隊,在平和鄉開展為期兩周的雙語夏令營。打造“共享云課堂”,定期邀請溫州商學院的老師通過線上的方式,常態化地為孩子們帶來生動有趣的繪本課。
派駐兩年來,王驥用心用情、奮楫篤行。他深刻感悟到,產業振興是鄉村全面振興的重中之重。促進產業振興,要立足當地特色資源,創新發展思路,讓土地、勞動力、自然風光等要素全部“活起來”,成為撬動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從而使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
(人民網 2024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