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我校舉行“三百”引智工程第三十三講《外語研究與術語創新邏輯化》,主講人來自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黃忠廉教授,他多角度、全方位給我校師生講述“外語研究的術語創新和術語邏輯化”。
黃忠廉教授從“唯有思想創新方能有理論創新”、“理論創新推動學科創新”兩個方面將本次主題化分為“問題的提出”、“外語術語的訂制”、“術語外延比較”、“術語邏輯化”以及“創新后的反思”五個部分展開。
“外語術語的定制有創新式產生機制和排列組合產生機制兩種途徑。”黃忠廉以胡庚申的《生態翻譯學》為載體,重點分析“生態翻譯學”與“生態翻譯與翻譯生態”的區別。通過考察該文獻精研詳論,他得出“翻譯生態”明顯寬于、廣于和優于“生態翻譯”的結論。此外,黃忠廉教授與在座師生關于“生態翻譯的喻指和翻譯生態的實指”等問題進行深度交流,為我校師生答疑解惑。
黃忠廉教授系我??妥淌?。多位聆聽講座的同學表示,黃教授淵博的知識、深刻的思想和詼諧幽默的語言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次講座對于進一步拓展師生的學術視野、活躍學術氛圍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使大家受益匪淺。
【人物名片】
黃忠廉,博士,二級教授,翻譯理論家,變譯理論創始人,科學翻譯學,應用翻譯學創建者。專攻翻譯學、漢譯語言和漢外對比。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項,省部級項目6項,出版學術著譯作26部,主編叢書3套,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獲第六屆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成果獎。曾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黑龍江兩次“龍江學者”特聘教授,黑龍江“文化名家”。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社科基金學科評議組大評委、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翻譯學科組副組長、陜西省“百人計劃”特聘專家、廣東省“珠江學者”特聘教授及溫州商學院客座教授。
講座現場